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管理

第三届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人工智能竞赛暨第七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校内选拔赛竞赛通知

2025-06-06来源:研究生院作者:审核人:编辑:阅读:10


为深入推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升科技实践水平,选拔优秀团队代表学校参加20259月在中国海洋大学举办的第七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南京理工大学决定举办第三届研究生人工智能竞赛暨第七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校内选拔赛

*竞赛背景与组织体系

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大赛以“AI赋能,智创未来”为理念,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主题,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激发研究生创新意识,提高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着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端人才,为人工智能领域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大赛秘书处设在浙江大学,2025年“华为杯”第七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由中国海洋大学承办。

本届大赛以“AI赋能,智创未来”为主题,秉承“创新赋能”原则,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技术探索,设计有明确场景驱动的创新方案,如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制造、智慧海洋、智慧教育、智能医疗、智慧城市、智慧农林、社会治理、教育养老、环境保护、司法服务等领域的深度应用。

*赛事开题与培养特色

大赛赛题由开放命题、地方赛题、企业赛题组成,参赛队伍可自主选择赛题类型。

开放命题分为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意两个类别,题目可自拟。技术创新类强调软硬件结合,重点考察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展示;应用创意类强调重大领域场景,重点考察技术的可行性和应用落地的潜在价值。

一、组织机构

主办: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承办: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学院)

二、参赛资格

凡具有正式学籍的研究生、已获得研究生录取资格的本科生均拥有参赛资格。参赛选手所在研究生培养单位负责审核报名参赛资格。大赛组委会秘书处单位具有对参赛人员资格进行抽查的权利。

参赛形式可以是个人或团队形式,且每人只能参加一支队伍。以团队形式参赛的队伍,每队最多不超过4人,其中在读研究生比例不低于50%,参赛队伍队长须为在读研究生,且队员分工明确。允许跨校、跨年级、跨专业组队,以作品第一作者所在单位为参赛单位。参赛团队和选手可申报指导教师,每个参赛队伍最多可申报2名指导教师。通过资格审查后,在大赛期间不得更改团队成员和排序,以及指导教师信息。

三、时间安排

202565-630报名参赛,提交作品

2025630-74作品初审会评

20257月上旬现场展示和答辩

四、参赛细则

1.赛题选择

本届竞赛分开放赛题、地方赛题、企业赛题三种形式,赛题详见官网:https://cpipc.acge.org.cn//cw/detail/2c9088a5696cbf370169a3f8101510bd/2c90801596f7583701970fcd45b31be9

2.报名提交

拟参赛团队的指导教师和团队学生成员于630日前填写参赛报名表(见附件1)发送至邮箱748623855@qq.com,邮件请命名为“AI校赛+团队负责人姓名+学院”,并加入qq:578248191,申请加入时请备注“团队负责人姓名、学院”

3.作品提交

所有参赛队伍暂于630日前提交参赛作品简介、项目文档以及演示视频等作品电子版,所提交作品文档(项目计划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1)参赛作品简介

300字以内,无特定模板。以pdf格式提交,命名为“团队名称-项目名称-参赛作品简介.pdf”

2)项目文档

详见附件2模板,以pdf格式提交,命名为“团队名称-项目名称-项目文档.pdf”

立项依据:阐述本项目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市场现状分析、将解决什么实际问题或者迎合怎样的市场需求。

创新点:阐述项目研究总体思路、技术或实施可行性分析,重点突出特色与创新之处。

设计方案:阐述项目实施的工作原理、方法、关键技术(方案)、实验手段等内容。

参考资料

3)项目视频

展示项目核心目标的预期效果,时长不超过5分钟,文件大小不超过200Mmp4格式提交,命名为“团队名称-项目名称-项目视频.mp4”

4)补充材料

不局限于论文、可执行程序、项目代码等最终呈现形式,以zip格式压缩,文件大小不超过200M,命名为“团队名称-项目名称-其他.zip”

五、评审方法

学校将组织校内外专家对申报作品进行初审,初审合格参与现场答辩,最终根据参赛队伍及作品情况,确定获奖名次和国赛参赛名单。

六、结果公示

本届竞赛结果将进行网上公示,如发现有学术造假、同一成果不同作者提交等学术不端行为,一经查实,除撤销所获奖励外,还将通报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七、奖项设置

本届竞赛设一等奖(参赛队数的20%)、二等奖(参赛队数的30%)、三等奖(参赛队数的30%)(奖项设置将根据实际报名情况适当修改),大赛组委会将发放相应证书。大赛优秀作品将被推荐参加“华为杯”第七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

八、联系方式

大赛组织联系人:赵祝钰,徐永杰

联系电话:025-84315779

联系邮箱:748623855@qq.com

南理工第三届研究生人工智能竞赛QQ群:578248191

附件1 参赛报名表.docx

附件2项目文档模板.docx


分享: